抗菌產品與普通產品在外觀上無明顯的差異,且由于微生物體型微小以及其特殊的生化特征,目前對抗菌產品抗菌性能的評價只能借助實驗室微生物檢測的技術手段得以實施。精銳檢測擁有一流設備和專業人才隊伍,主要從事食品、化妝品、紡織品、電子產品等各類消費品的微生物檢驗以及各種抗菌劑、抗菌防霉產品的抗菌效果評價與測試。通過我們的服務極大地滿足了東莞及珠三角和中國大陸等眾多廠商的測試需求。幫助企業產品順利出口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根據DIN EN ISO 20743或ISO 22196標準測試細菌:
測試樣品必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 4352或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腸桿菌ATCC 8739兩種試驗細菌均呈現出顯著或強烈的抗菌活性。試驗菌株的菌落至少減少2 log,即滅菌率達99%
根據DIN EN 14119和DIN EN ISO 846標準測試真菌:
根據DIN EN 14119標準分別檢測黑曲霉ATCC 6275和球毛殼菌ATCC 6205,兩種試驗菌的滋生預防率必須≥50%。根據DIN EN ISO 84標準,測試樣品對黑曲霉ATCC 6275、嗜松青霉菌ATCC 36839、宛氏擬青霉菌ATCC 18502、綠色木霉菌ATCC 9645和球毛殼菌ATCC 6205具有抗真菌活性。試驗菌株的真菌生長抑制率必須≥50%。
根據懸液實驗測試病毒:
MS2作為一種非致病性替代病毒,由于其顆粒結構,環境穩定性和可消毒性,常被代替用來測試病毒。海恩斯坦開發了懸液實驗(SOP-QM-11.HY.03.054或SOP-QM-11.HY.03.057),與無包膜噬菌體MS2 (ATCC 15597-B1)接觸18~24小時,測試樣品的抗病毒活性必須≥3 log(99.9%)。?
GB/T 31402-2015 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試驗菌種:大腸桿菌ATCC 8739、金黃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P、白色念珠菌 ATCC 10231
活菌數均值:(個/cm2) U0 24h對照樣
活菌數均值:(個/cm2) Ut 24h試樣
活菌數均值:(個/cm2) At 抗菌
活性 抗菌率*(%)
GB/T 24128-2009防霉性能試驗方法
霉菌種類:黑曲霉AS 3.315、繩狀青霉AS 3.3875、球毛殼霉AS 3.3601、出芽短梗霉AS 3.387、綠色黏帚霉AS 3.3987
試驗條件:時間28天,濕度>90%RH,溫度28℃。
評價標準:
0級? ? 不生長;
1級? ? 痕量生長(在顯微鏡觀察,長霉面積<10%);
2級? ? 少量生長(長霉面積≥10%,并<30%);
3級? ? 中度生長(長霉面積≥30%,并<60%);
4級? ?大量生長(長霉面積≥60%,并≤100%)。
常見的全球各國紡織品檢測方法:
美國:
AATCC 147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定性)
AATCC 100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定量)
AATCC 30織物材料抗菌作用的評價:織物材料的防霉變和防腐蝕
ASTM D 4576藍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長的試驗方法
ASTM E 2149在動態接觸條件下固定抗菌劑抗菌活性測定的標準試驗方法
ASTM G 21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的測定
美國藥典USP32-51防腐效果測試
歐盟
ISO 20645 紡織織物-抗菌活性測試
ISO 20743 抗菌加工纖維制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
ISO 22196 塑料-塑料表面抗細菌活性檢測方法
EN 14119 織物檢驗-微真菌作用的評價? 歐洲藥典5.0防腐能力測試
日本
JIS L 1902 紡織品的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JIS Z 2801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
JIS Z 2911 抗霉菌性能測試方法
中國
GB/T 20944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
FZ/T 73023 抗菌針織品
GB 15981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與技術規范》
QB/T 2591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
JC/T 897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HG/T 3794 無機抗菌劑-性能及評價
抗菌測試常用菌種:
細菌:大腸埃稀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
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球毛殼Chaetomium globosum、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allulans等
USP51防腐能力測試(5項)Preservative Efectiveness (5 items)
具體標準:USP 34:2011, General Chapter 51(簡稱USP 51)
測試內容:
大腸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黑曲霉菌 Aspergillus Niger
USP61&62微生物污染測試Microbal Limit Tests
具體標準:USP 34:2011,General Chapter 61&62 (簡稱USP61/62)
測試內容:
好氧微生物總數 Aerobic Plate Count
酵母和霉菌總數 Total Yeasts and Molds Count
耐膽汁酸革蘭氏陰性菌 Bile-toler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埃希氏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沙門氏菌 Salmonella
銅綠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梭菌 Clostridia
白色假絲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美國藥典(USP)發布了重大調整,原第61章“微生物限量測試”被拆分成兩部分,即第61章“非滅菌產品中微生物測試:微生物計數檢測”和第62章“非滅菌產品中微生物測試:特定微生物檢測”。